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蜜桃,午夜视频免费观看,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恃级BBBBBBBBB毛片,成人无码国产一区二区第3集
科大新聞

當代著名雕塑家任軍、著名策展人杜曦云來校作客導師論壇

2016-10-28 15:51 文/設藝學院 安玲 圖/新聞辦 鄭曉斌 點擊:[]

10月26日下午,應設計與藝術學院邀請,當代著名雕塑家、中國最重要的公共藝術家任軍及當代著名策展人杜曦云在圖書館一層學術報告廳,為500余名師生作了題為《對話——當代文明的藝術表達》的學術報告。校紀委書記王樹茂出席報告會,基建處、后勤集團負責人及設藝學院全體教師、研究生參會。報告會由設藝學院執(zhí)行院長詹秦川主持。


                                                      
                                                                        任軍做報告

任軍把自己的報告定義為藝術的“戰(zhàn)術”,從“什么是設計、什么是創(chuàng)新”引入,提出設計和創(chuàng)新要基于社會需求。他把設計的目的樸素地描述為“把身邊普通的東西做得再好一點”。他介紹了個人雕塑事業(yè)從“騰飛的激情”到“重現(xiàn)歷史文化傳統(tǒng)”,再到當下市場轉化的創(chuàng)作過程,認為藝術的發(fā)展是政治經濟、人文思想等多方面的綜合體,并展示了大量雕塑作品。他說,藝術家要堅持自己的想法,關注當下發(fā)生的事,用自己的藝術感受體會中國道路發(fā)展的歷程。人類不僅要有物質享受,還應該有精神享受,正是這樣的生存模式催生了文化形態(tài)。他認為做當代藝術設計必須要有很高的審美判斷,應該對世界打開心胸,要用智慧和傳承找到藝術創(chuàng)造的靈魂,并激活靈魂,從生活做起,用創(chuàng)造產生價值,讓生活更加美好。


                                                                      杜曦云做報告

杜曦云的報告定義為藝術的“發(fā)展脈絡”,他把文藝復興以來的古典藝術、現(xiàn)代藝術到當代藝術的發(fā)展脈絡一一作了呈現(xiàn)。針對不同階段的發(fā)展軌跡和規(guī)律,做了詳細梳理。并對喬托、塞尚、杜尚等處于歷史轉折點的先驅人物、現(xiàn)代主義三杰(塞尚、梵高、高更)、當代藝術的幾位大師(杜尚、沃霍爾、波伊斯)等進行了延伸介紹及作品賞鑒,生動地展現(xiàn)了當代藝術留下的清晰軌跡。他還談到當代藝術已經不是“藝術”:生活就是藝術,人人都可以是藝術,重要的是把自己的生活做成藝術,把自己做成藝術品。


報告結束后,在場師生踴躍提問,兩位專家一一作了精彩解答。他們說文化是內心的東西,是一種習慣,而思想和創(chuàng)造都是基于這個根源,設計源于對社會發(fā)展的判斷,要從小處著手,切忌好高騖遠?;卮疬^程中,他們告誡青年要用一生的生命之力愛上知識,用知識服務生命,并鼓勵青年“年輕永遠充滿不可思議的可能性,要尊重生命的每一種存在方式,活得像自己就是最大的成功”。

最后,詹秦川代表與會師生對兩位專家的到來表達了衷心的感謝。并指出我們在培養(yǎng)學生的過程中,不僅要培養(yǎng)技能,更要培養(yǎng)觀念。設計作品既要符合客戶需求,又要符合市場發(fā)展需求。

這次藝術的“戰(zhàn)術”與“學術”完美對接的報告整整持續(xù)了四個多小時,內容豐富精彩、講解生動風趣、氣氛輕松熱烈,與會師生受到了一次真正藝術與美的洗禮。此次報告也成為學院學科建設與評估工作進程中一次重要的開放性“對話”。

新聞小貼士:

任軍:

中國最重要的公共藝術家,特立獨行的藝術實踐者。他從1980年代就深入到中國社會現(xiàn)場,以大型公共藝術的方式表達著中國社會的發(fā)展變革和精神走向。任軍的藝術觀貼近現(xiàn)實,他以藝術家的身份和公共藝術的方式,融入到中國的發(fā)展歷程中,經歷并參與了很多公共文化項目,他的作品是中國特有的現(xiàn)實狀況和他的個人創(chuàng)造力的結合,他創(chuàng)造的樣式獨一無二,讓中國社會的發(fā)展趨勢直觀呈現(xiàn)。2009年參加加拿大溫哥華雙年展多項重要國際藝術活動和交流,《上善若水》系列作品中《水7#》和《水10#》被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選用。2010年,“2011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標志性雕塑《水龍》。2011年,陜西大秦嶺北麓大型景觀標志性雕塑《朱雀》。2012年,藝術北京博覽會室外標志性雕塑《水#46#》。

杜曦云:

著名策展人。1978年生,2000年畢業(yè)于陜西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油畫系,獲學士學位。2006年畢業(yè)于四川美術學院美術史系,獲碩士學位。他策劃了很多大型當代藝術展,曾主編《藝術時代》等專業(yè)刊物,擔任《成都商報》藝術專欄主筆、《中外對話》的藝術撰稿人等。他強調在國際視野、當代文明的背景中判斷中國當代藝術,在政治經濟學的框架中界定文化。主要策展經歷:2016:北京計劃, BETWEEN藝術實驗室;2015年:走向西部2——觸底,銀川當代美術館;2014年擁有與缺失—聯(lián)合國“消除針對女性暴力”國際日當代藝術邀請展,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2013年差異的痛感,第6屆塔什干雙年展;2012年,反彈——對社會現(xiàn)實的回應,圈子藝術中心;2011年,短兵相接—美術館外的藝術穿刺,深圳會展中心;2008年,互涉視界,今日美術館 。

(核稿:詹秦川 編輯:雷超)

上一條:教務處赴西北大學調研審核評估工作 下一條:材料學院舉行2016年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班主任授予儀式暨開班典禮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蜜桃,午夜视频免费观看,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恃级BBBBBBBBB毛片,成人无码国产一区二区第3集